高行健:徘徊靈山的人生|沈衛威
他的小說《靈山》,有着強烈的流亡意識,是他寫照內心的一場修行,也是他追尋的心靈國度。
他的小說《靈山》,有着強烈的流亡意識,是他寫照內心的一場修行,也是他追尋的心靈國度。
現在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三個半奴隸》只是作者三年牢獄生涯中的三分之一紀事,是他的《監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文革”時期上海市委書記、市委寫作班負責人徐景賢的遺著。
革命元勳陳炯明死後,他的兒子陳定炎窮一生之力,搜集文件。這部年譜,正是翻案的信史。
这部巨著所呈现的不仅是毛不同寻常的一生,也是对当代中国跌宕曲折来路的全景式回顾。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毛泽东,是中国的一种命运。而这种命运,无疑仍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当下和未来。
宣稱中國「人民民主專政」即「人民民主獨裁」的毛澤東,一手建立了歹托邦;毛死之後,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何仍無法擺脫其陰影,反倒藉由全球化將歹托邦延伸向中國以外的世界?!作家康正果從「歹托邦(dystopia)」的概念,帶您深入探析!
一段被革命和動亂書寫的現代俄國史,一個「最傑出的庸才」塑造自我和世界命運的故事。
郝斌教授以八十歲的高齡,寫成了這部《流水何曾洗是非》,不僅展示了作者的正直和勇氣,也展示了作者的才華,他能不動聲色地記錄殘忍暴力,又入木三分地刻畫人心與人性,以輕馭重,寓理於紀事。
毛澤東,這名在中國現代史上將整個中國大陸納入紅旗之下,而後又掀起文化大革命,使我國文化遭到一番激烈衝擊的共黨頭號人物,具有許多旁人難以輕易透視的「謎」。
本書順序記述汪精衛的一生,並列舉其已發表的政治寫作、演說,也同時把從未刊登的55封私人書信穿插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