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后重评反右: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丁抒编

五十年后重评反右: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1957年夏季,由毛澤東親自策劃和指揮的「反右派鬥爭」,是一場大規模鎮壓言論自由的政治運動。運動採取卑鄙的誘騙方式,宣稱「言者無罪」,號召知識份子「大鳴大放」,而後將其定為「右派分子」,使百萬人淪為「專政對象」家破人亡。這是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文字獄」,也是一場比秦始皇焚書坑儒遠為酷烈的運動。中國科學院科學史專家許良英指出,當代中國有四大災難:反右、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六四事件。而綜觀四次大災難,後面三次都與第一次反右有因果關係。要瞭解和研究當代中國的歷史,反右運動是關鍵。

2007年是毛澤東發動反右運動五十週年。6月29至30日,由加洲大學爾灣分校和21世紀中國基金會主辦的「中國當代知識份子的命運:紀念反右運動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洛杉磯舉行。本書主要為此會議的論文專集。

丁抒教授現在密蘇里州諾曼岱爾大學任教。九十年代出版「陽謀」與「人禍」兩書,揭開中共發起的政治運動中最慘烈的兩個運動,系統地記錄「反右」導致逾百萬知識份子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經過,並詳述毛澤東發起這些運動的心態與目的。另外,把大躍進造成大饑荒導致四千萬人餓死的慘狀歸結為毛澤東所造成的「人禍」。


作者簡介(以論文順序排列)


林培瑞/PerryLink
哈佛大學博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著名漢學家,美國二十一世紀中國基金會董事長。教授有關中國的課程二十餘年,著有《倔強的野草:文革後流行的和引起爭鳴的文學》、《北京夜話》、《天安門文件》等中英文專著十多種。

許良英
浙江臨海人,1920年出生。1942年畢業于浙江大學物理系。曾任中共(地下黨)浙大支部書記和杭州工委委員,中共杭州市青委學生部長。1952年調中國科學院,負責《科學通報》編輯工作。1956年調哲學研究所,研究科學哲學和科學思想史。1957年被打成「極右分子」,回老家當了二十年農民。1962年開始編譯《愛因斯坦文集》。1978年回科學院,在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近、現代科學史,以及民主的歷史和理論。曾主編《愛因斯坦文集》、《20世紀科學技術簡史》、《愛因斯坦研究》等專著。

邵燕祥
1933年出生于北京。詩人、散文家。1946年開始發表詩歌、散文和雜文。1957年被打成右派,1979年恢復政治名譽。有多種詩集、文集出版,近作有《别了,毛澤東》。

杜光
原名林道茂,浙江温嶺人,生于1928年。1948年在北京大學讀書時,因参加學生運動被傳訊、通緝,遂改名換姓,以迄于今。1958年被劃為右派分子,1979年後曾任中共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副主任、科研辦公室主任,1988年蔘與等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會,任研究會幹事長兼《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雙月刊主編。1989年因支持學生運動被撤消黨内外一切職務。後蔘舆撰寫《解放戰爭時期北平學生運動史》和《楊獻珍傳》,另有時評一百餘篇。

郭羅基
1932年出生于江蘇無錫。1948年蔘加中共地下工作。1949年後歷任科長、團委書記、黨委書記等職。1955年入北京大學歷史系學習。1958年起在北大哲學系任教。1982年,作為「資産階級自由化冒尖人物」,被鄧小平發配至南京大學。1989年「六·四」以後被清除出黨。九十年代流亡美國,先後為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資深研究員。近著有《歷史的漩渦》。

陳奉孝
山東灘坊人,1936年出生。1954年入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1957年因組織「百花學社」被打成右派、「反革命集團」罪首,判刑十五年並剥奪政治權利五年。前後經歷了北京監獄、興凱湖勞改農場、大興安嶺采伐大隊等五六個勞改單位。受過各種酷刑折磨。1972年刑滿後被強迫留勞改單位繼續「改造」。1979年「反革命」罪平反,1984年右派「改正」。著有個人回憶録《夢断未名湖》。

劉賓雁
祖籍山東,1925年出生于吉林長春,作家。1944年加入中共。1957年任中國青年報編委兼記者時被打成右派。1979年「改正」後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1987年被中共指「反對四項基本原則,鼓吹資産階級自由化」,再次開除黨籍。1989年因公開反對中共當局的武力镇壓天安門民主運動被禁止返國,開始海外流亡生活。2005年在美國新澤西州病逝。著有特寫《在橋工地上》、《本報内部消息》、《人妖之間》等。

吴國光
1957年出生于山東臨沂,1982年獲北京大學文學學士,1984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新聞學)碩士,1995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現任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中國研究與亞太關係講座教授,專研當代中國政治變遷及中國對外關係,著有英文著作兩種、中文著作十四種,中、英文論文約百篇。

齊戈
國内自由撰稿人,《新世紀》網站特約評論員。

李慎之
1923年出生于江蘇無錫。1948年加入中共。1957年在新華通訊社國際部副部長任上被毛澤東點名,定為「極右分子」。1973年回京任新華社参編部翻譯、校對。1979年右派被「改正」,恢復黨籍。1985年後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美國研究所所長,1990年被免去社科院副院長和黨組成員職務。1999年發表〈風雨蒼黄五十年〉。2003年在北京病逝。

丁抒
祖籍江蘇東台,1944年出生于四川小城合川。抗戰勝利後隨家人遷居上海。1962年入清華大學。1968年赴安徽丹陽湖農場勞動。1970年任職遼寜某研究所。1979年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翌年赴美,入紐約市立大學。1986年獲博士學位後以授課為業,現為諾曼岱社區學院物理教授。餘暇研究中國當代史,著有《陽謀》、《人禍》。

張成覺
1939年出生于香港。1956年入交通大學(上海、西安),反右時被劃為右派。1960年至1982年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做農工、任文教、英語教師。1982年回廣東,先後任中學、廣播電視大學教師。1988年至1994年任香港王寬誠教育基金會中文秘書。已出版《在那遙遠的地方——新疆回憶録》、《筆底風雲——二戰名記者朱敌平傳》、《六十餘年家國——我的右派心路歷程》及《西域恩仇記》(小説、電影劇本)等著作八種。


葉永烈
194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著名作家。主要從事政治性長篇紀實文學創作。1957年入北京大學。1960年出版第一本著作,現已出版近二百部著作。關于「反右派運動」的著作有《沉重的1957》、《歷史悲歌——「反右派」内幕》、《撥開歷史的迷霧》、《反右派始末》、《離人涙》等。

姚監復
1932年生于江蘇南京,籍貫為安徽省宿松縣。1957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到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工作,任工程師。文化革命中曾被定為「反革命分子」,在湖南西洞庭湖農場「隔離審查」。1982年調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先後任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農業生産力研究室主任,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哈佛大學燕京學社協作研究員。

方勵之
祖籍浙江杭州。1936年生于北京。1948年在北京四中加入中共地下外圉組織。195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1956-1957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實習研究員。反右運動後被中共開除黨籍。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後任助教、講師、教授及第一副校長。1986年學生運動後被撤職,第二次開除黨籍。1987-1989,任北京天文臺研究員。1989天安門學生運動後移居美國。1992年起任亞利桑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系教授。現為國際相對論天體物理中心的指導委員會主席。

程映虹
1959年出生于江蘇蘇州。1982年畢業于蘇州大學歷史系,1988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歷史系碩士,2001年獲美國東北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美國德拉華州立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研究興趣在或際共産主義運動和文化大革命的國際影響。在中外學術刊物上有文章多篇發表,出版專著有《卡斯特羅傳》和《西窗東眺》、《塑造新人——從殷蒙運動觀念到社會主義現實》。

張帙東
1931年出生于江蘇南京。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1959年前蘇聯列寜格勒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文化革命期間曾因言獲罪入獄九年。1981-1991年間為黑龍江省绥化師專(現绥化師範學院)外語系教師,講師和副教授。1991年退休。有中、英、俄三種文字著譯多種。2007年出版新著《毛澤東的最後二十年》和回憶録《從列寧格勒大學到新肇監獄》。

陳彦
1955年出生于湖北隨州,1981年武漢大學歷史系世界史研究生畢業。1982年任教武漠大學。1987年獲法國巴黎索邦大學歷史學博士。曾執教于法阈里昂第三大學、巴黎東方語言文明學院、巴黎第七大學。現任職于法國國際電臺,法國政治與思想史研究中心。近著有《中國的覺醒——改革以來中國思想演變進程》、《穿越中國當代思想世界的旅程》(法文)等。譯著有汪德邁《新漠文化圈》。

朱正
1931年出生于湖南長沙。作家、歷史學家。1949年任《新湖南報》編輯。1955年肅反運動中被「鬥爭審查」一年。1956年出版《魯迅傳略》。1957年被劃為右派,送「勞動教養」。1962年解除「勞動教養」後以體力勞動維持生計,勞動之餘寫有《魯迅回憶録正誤》、《魯迅手稿管窥》。1970年因「現行反革命」罪入獄「勞改」三年。1979年平反後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工作。著有《1957年的夏季——從百家爭鳴到兩家爭鳴》、《周氏三兄弟》、《朱正書話》等。

高瑜
1944年出生于重慶。1962年入中國人民大學。八十年代在中國新聞社專稿部任記者,1988年任《經濟學周報》副總編輯,兼香港和海外中文報刊專欄作家。因報道1989年北京民主運動,撰寫時政評論,兩次入獄,失去自由長達七年。後以自由記者身份繼續從事中國新聞報道,曾獲多次世界新聞奬。

陳奎德
1946年出生于江蘇南京。1985年獲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歷任華東理工大學教授、文化研究所所長,上海《思想家》雜主編。1989年應邀訪美,歷任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民主中國》雜主筆,《觀察》網站主編等。現任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國際筆會獨立中文筆會副會長。有哲學史、科學哲學、政治哲學、文化研究以及政論等多種著述,如《中國大陸當代文化變遷(1978-1989)》、《海耶克》、《煮酒論思潮》等。

戴晴
1941出生于重慶,1966年畢業于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1966-1978在航天部和公安部從事技術工作。1979開始寫作。1982-1989任光明日報記者。1989年後言論被封殺,為自由職業者。作品有小説集,雜文集,社會紀實《當代中國女性系列》、《長江長江》,以及歷史紀實《儲安平與黨天下》、《王實味儲安平梁漱溟》等。

章立凡
1950年出生,中國近代史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北洋軍閥史、中國社團黨派史、中國現代化問題及知識分子問題等。曾供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長期参舆多卷本《中華民國史》的撰稿。著有《風雨沉舟記》、《都門居録》、《長夜孤燈録》等文史作品,結集作品有《君子之交如水》;編有《章乃器文集》(上、下卷)等。

陳斯駿
1930年出生于上海,1936至1943年先後在香港九龍、廣西桂林求學。1943至1948年在四川灌縣空軍幼年學校受訓。1950年参加工作,1954年入北大歷史系,1958年被劃為右派,1959年被派往内蒙古師範學院任教。1964年被迫退職,在廣州任代課教師和街道工人十餘年。文革期間三次偷渡香港未遂。1979年右派「改正」後,在廣州暨南大學歷史系任教。退休前為該系教授。

邵江
1985-1989在北京大學數學系就讀。曾参舆組織1986,1988和1989年學運。六四後被捕入獄17個月。後數次被捕和被監視居住,1997年囅轉流亡海外。曾就學于威斯敏斯特大學,斯德哥爾摩大學。現為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政治學在讀博士生。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和媒體,比較政體和國際關係,公民社會和公共空間。

錢理群
1939年出生于重慶。1960年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畢業。1978年師從王瑶、嚴家炎先生攻讀中國現代文學碩士學位,1981年獲北京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碩士學位,留中文系任教。退休前為北京大學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史、知識分子精神史、當代思想史研究。著有《周作人傳》、《心靈的探尋》、《舆魯迅相遇》等。近作有《拒絕遺忘》、《1957年學」研究筆記》。

徐貴
1950年出生于江蘇蘇州,美國麻薩諸塞州大學英語文學博士,現任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系教授。從事思想史和文革研究。著有《SituationalTensionsof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Democracy》,《走向後現代和後殖民》,《文化批評往何處去》,《知識分子——我的思想和我們的行為》,《全球正義和公民認同》等。

胡平
1947年出生于北京,七歳入川,1966年高中畢業,適逢文革。下鄉插隊五年,返成都後當臨時工五年。1978年入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班,獲哲學碩士學位。1980年蔘加自由競選,被選為北京大學海淀區人民代表。1987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課程,1988至1991任中國民主團結聯盟主席。現居紐約,任《北京之春》主編。著有《我國經濟改革的哲學探討》、《哲思手札》、《給我一個支點》、《中國民運反思》等十餘種。

朱學淵
原籍江蘇赣榆,1942年生于廣西桂林,1965年畢業于華東師範大學物理系,在四川、南京兩地任中學教員多年,1978年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1980年移學美國,1983年獲博士學位,專長理論固體物理,1985年起從商,並從事歷史語言研究,已出版《秦始皇是説蒙古話的女真人》、《中國北方諸族的源流》等學術專著。

沙尚之
1939年出生,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八十年代初作為訪問學者到澳大利亞CSIRO和新南威爾士大學作化學研究。1986年起任上海輕工業研究所所長,現退休。從事技術創新管理與改革工作,業餘學習與研究中共黨史,近年編纂出版的書籍有《沙文漢詩文選集》、《陳修良文集》、《記孫冶方》等。

杜高
1930年出生于湖南長沙,戲劇影視評論家。十二歳蔘加抗日救亡演劇活動,後進報社工作,開始寫作。1949年出版第一本文藝評論集。1955年牵涉于「胡風反革命」案,1957年被劃為右派,被送「勞動教養」十二年。1979年恢復工作。先後擔任中國戲劇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國戲劇出版社總編輯等職。近年因《杜高檔案》的出現,出版了回憶録《又見昨天》。

葉國榮
1931年出生于越南的一個華儒家庭,1946-1949年就讀于廣西,1951年畢業于越南河内中華中學。1953年泅渡中越邊境的北侖河,到達廣西。同年入武漠大學。1957年被劃為「極右分子」,在學校和農場「監督勞動」。後到武漠柴油機廠當統計員。1968年因「以反革命為目的偷越國境」罪被判五年有期徒刑,在湖北沙洋農場勞改。1979年到法國探親,1988年定居美國。

巫寧坤
1921年出生于江蘇揚州。1941年西南聯大外文系肄業。1948年畢業于美國曼徹斯特學院,1949年獲芝加哥大學文碩士,1949-1951年為芝加哥大學博士生。1951年應燕京大學聘請回國任教。1957年被劃為「極右分子」,送北大荒興凱湖勞改農場「勞動教養」。1962至1966年在安徽大學當臨時教師。1970年下放農村。1974年任教于安徽師範大學。1980至北京國際關係學院,1991年退休。其間曾在美國加州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等校任訪問學者、客座教授。著有英文回憶録ASingleTear,詩文小集AlwaysRemembering,ChimesofSolitude,中文版《一滴涙》,散文集《孤琴》。

巫一毛
1958年出生于北京。美國聖母大學英美文學學士,金門大學企業管理碩士。曾任美國矽谷數家電腦公司高級主管。中英文作品發表在多種報刊雜詰上,並被選入多本詩歌、散文、小説集中。著有自傳《暴風雨中一羽毛—動亂中失去的童年》,蔘舆演出紀録片《上山下鄉》。現居美國加州。

流沙河
原名余勋坦。193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漢族,蒙古裔。十七歳發表習作。1949年秋入四川大學,1950年到川西農民報任副刊編輯。1952年調到四川省文聯任創作員,又任《群罡》雜及《星星》詩刊編輯。1958年被劃為右派,留成都做多種苦役。1966年被押回老家,鋸木六年,釘箱六年。監管勞役共二十年。1978年摘右派帽子,任金堂縣文化館館員。1979年被「改正」,不算右派,復任《星星》詩刊編輯。作品出版有《流沙河詩集》、《鋸齒噛痕録》等二十六種。

龔定國
1930年出生于湖南長沙,1946年入武漢大學。1951年畢業到東海艦隊,任軍械處化驗室主任。1958年定為右派,受開除軍籍留隊監督勞動處分。後發配甘肅生産建設兵團。1966年底到甘肅省嘉峪關農建十一師氮肥廠篝建處。1968年被「群衆專政」關牛棚九個月。1969年解除「專政」,專職打掃公共廁所。1970年到山丹農場。1978年調張掖師專教書。1979年接獲通知,説右派屬于「錯劃」,予以「改正」。

謝泳
1961年出生于山西榆次(現晋中市)。1983年晋中師英語專業畢業後留校做學報編輯。1985年任職山西省作家協會《批評家》雜社。後任《黄河》雜志副主編。現為度門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知識分子問題研究。著有《禁鋼下的呐喊——1976至1989年中國的報告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的微觀研究》、《逝去的年代——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命運》、《西南聯大舆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等十餘種。

魏紫丹
1933年出生于河南北蒙縣農村。1956年畢業于平原師院,1957年于北蒙中學劃「極右派」,勞動教養5年,農村監督勞動16年。1978年恢復工作。1993年退休于教育學院教育系主任崗位。著有教育理論書文若干。

类似文章